面對細軟、粗硬、受損等不同睫毛類型該如何調整?本篇專業角蛋白教學,提供針對性的藥劑、槓具與操作時間對策,讓您在角蛋白課程後,能從容應對所有客戶,展現專業價值。
在角蛋白課程中,用標準流程處理標準睫毛是第一步。但真正的考驗,來自於面對現實中千變萬化的睫毛條件。客戶的睫毛並非千篇一律,主要可分為「細軟」、「粗硬」與「受損」三大類型。能夠精準診斷並調整操作手法,是區分普通技術師與專家的關鍵。本篇角蛋白教學將深入解析這三種睫毛類型的處理要點。

一套標準打天下?行不通!
為什麼需要客製化處理?因為不同類型的睫毛,其角蛋白結構的強韌度、彈性與孔隙度都不同。用同一套時間與方法,只會導致:
- 細軟睫:燙不捲、效果不持久。
- 粗硬睫:燙度不足、或需要過度處理才能定型。
- 受損睫:更加脆弱、甚至斷裂。

一、細軟睫毛:缺乏支撐力的「軟妹子」
特徵:毛質纖細、顏色較淺、缺乏彈性,容易下垂,燙後效果維持時間短。
處理核心目標:強化支撐,延長定型。
1. 槓具選擇:
- 首選直徑較細的槓具(如S號,3mm)。細槓具能讓軟睫毛更容易被塑形,纏繞後能形成更明顯的C形弧度,從根部提供強大的支撐力。
- 弧度首選C捲,以最大化提升效果。
2. 藥劑操作:
- 軟化劑(第1劑):作用時間可遵循標準時間或稍長10-15秒,確保其結構被充分軟化,以便塑形。但需密切注意睫毛狀態,不可過度。
- 角蛋白精華(第2劑):必須足量塗抹。細軟睫尤其需要營養來強韌結構,補充的角蛋白能讓睫毛「增粗」,視覺上更豐盈。
- 定型劑(第3劑):作用時間務必充足,可考慮延長15-30秒,確保被切斷的二硫化鍵能被充分重新連結,讓捲度更持久。
3. 關鍵技巧:
- 梳理睫毛時要更加輕柔,避免將本就無力的睫毛扯落。
- 術後衛教需特別強調:避免頻繁刷睫毛膏與重複摩擦,以維持捲度。

二、粗硬睫毛:韌性強的「硬漢子」
特徵:毛幹粗壯、顏色深、彈性強、不易塑形,但一旦定型後效果極佳且持久。
處理核心目標:有效軟化,充足塑形。
1. 槓具選擇:
- 可選擇直徑適中的槓具(如M號,4mm)。因為睫毛本身已有存在感,過細的槓具可能燙出過於戲劇化的捲度。
- 弧度可選擇C捲或D捲,後者能打造出更優雅從容的豐滿弧度。
2. 藥劑操作:
- 軟化劑(第1劑):這是處理粗硬睫的關鍵所在。通常需要比標準時間延長30秒至1分鐘。操作時需頻繁檢查睫毛的軟化程度,以手指輕觸感覺其已變得柔軟、可塑性強為準。
- 角蛋白精華(第2劑):遵循標準流程即可。粗硬睫本身結構健康,無需過度補充。
- 定型劑(第3劑):作用時間也需適度延長30秒左右,以確保頑固的二硫化鍵被重新牢固連結。
3. 關鍵技巧:
- 耐心是美德。粗硬睫的軟化需要時間,切勿因心急而提前進行下一步,否則會導致燙後捲度不足或很快恢復原狀。
- 術前可與客戶溝通,粗硬睫所需的操作時間會稍長,管理其預期。

三、受損睫毛:需要修復的「傷兵」
特徵:毛鱗片翻起、睫毛乾燥、無光澤、易斷裂、參差不齊。常見於過度燙染、接睫毛後、或不當卸妝者。
處理核心目標:修護優先,塑形為輔。安全第一!
1. 槓具選擇:
- 避免使用過細的槓具,以免增加斷裂風險。
- 選擇直徑適中或稍粗的槓具(如M或L號),塑造自然柔和的弧度,減少對睫毛的壓力。
- J捲或D捲是較安全的選擇,能避免過度捲曲帶來的結構負擔。
2. 藥劑操作:
- 軟化劑(第1劑):必須縮短作用時間(比標準減少30秒或更多)!受損睫毛毛鱗片已無法提供良好保護,藥劑滲透極快,過度軟化會導致嚴重損傷甚至熔斷。
- 角蛋白精華(第2劑):這是處理受損睫的靈魂步驟。不僅要足量,甚至可考慮塗抹兩遍,並給予充足的吸收時間,最大化其修復效果。
- 定型劑(第3劑):遵循標準時間即可。
3. 關鍵技巧:
- 術前諮詢至關重要。必須誠實告知客戶其睫毛狀況,說明過度受損的睫毛可能無法達到完美效果,且操作有風險,並考慮建議其先養護一段時間再進行。
- 寧可不做,不可做壞。如果睫毛受損過於嚴重,應直接拒絕服務,並提供養護建議,這才是專業與負責任的表現。
- 操作全程手法必須極致輕柔。
從「會操作」到「會思考」
一位成熟的角蛋白技術師,在接觸客戶睫毛的瞬間,大腦就應啟動診斷程式:
- 這是什麼類型?
- 我該用什麼槓具?
- 我該如何調整藥劑時間?
這份「因睫制宜」的能力,是您在角蛋白課程畢業後,最需要透過大量實戰來培養的核心競爭力。它讓您的技術不再只是工藝,而是一門為客戶量身訂製美麗的科學與藝術。